听完了《三体》

前言

今天中午午休听完了三体,要说起来我还是前年考研的时候就开始听这本书的。

我是那种很难入睡的人,只要眼睛一闭上,大脑立刻就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事情,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偶然可能快要睡着了,突然又一个什么想法从大脑的不知什么地方蹦出来,然后又开始乱想,好多年了。

后来养成了睡觉看游戏直播的习惯,就是把手机开着直播放在床上靠着墙,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方法很有效,偶尔也会越看越精神,但起码不会因为胡思乱想而睡不着觉了。一度发展到甚至我不看直播就睡不着了。

但是看直播睡觉还是有缺陷的。如果开声音会吵到别人,所以我看直播都是静音看的,因为是游戏直播,所以开不开声音问题不大。最大的缺点就是,我的大脑可能还处于叛逆期,每次检测到我困了眼睛即将闭上时,就立刻又精神起来。所以有时候甚至看到凌晨三四点。我想睡,但就是睡不着。

考研期间,看直播已经不行了,虽然它的效果还是比直接睡觉更好,但还是不行。催眠过程还是太长,一般来说,从躺下看直播入睡到睡着,得花上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候可能更久。之所以能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每次看之前我都会给直播设定一个定时关闭,开始设置半个小时,后来发现不行,设置一个小时也还是经常会看着它结束,不得不又重置定时。考研期间经常是睡得比较晚起的比较早,如果每天都需要一两个小时催眠的话肯定不行,况且中午就一两个小时休息时间,更不可能都用来催眠。

于是我开始了听相声。郭德纲的相声反反复复我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因为他的每一场表演也就是那几个段子的排列组合,甚至连字都不会改。可以想象,听他说出来每句话都是很自然的,甚至感觉像是随意的临场发挥,但其实每次讲这个段子都是这样,每个字,每个语气都不差,可见他是讲了很多遍了,可见他是有多熟练了。

听相声的优点远远大于看直播,我甚至因为听相声睡觉而戒掉了不看直播睡不了觉的怪癖。主要原因我觉得还是,听相声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整个人都处于睡眠该有的状态,于是很容易睡着。当然也有很多时候一听就是几个小时,愣是睡不着的那种。有时实在太晚了我就会直接丢掉耳机,强行让自己睡。有时也会又打开直播看。但总的来说,听的催眠效果还是好于看的。

相声总有听腻的一天,倒也不是听腻,而是翻来覆去就那几个段子。段子听多了我都会背了。导致有时候听到重复的,大脑就不自觉不听了,又转而胡思乱想——这才是我最讨厌的。于是我又转而听其他的。

郭德纲的单口相声,或者说是讲故事的能力确实不错,特别是讲鬼故事,或者一些仙鬼神妖的故事,非常的引人入胜,有时候模仿别人的口音也是非常有趣。他的故事中一般都会有一个讲湖南话的主,非常搞笑。济公传我听了两遍,但是很遗憾,有头没尾。按他的说法,这个故事可以讲很久很久,他也就摘其中一点去讲。其他的一些故事也都非常生动活泼。太多了,短篇的中篇的,我都记不清名字了,但要说有些情节,我感觉就像是我亲眼看见过一般,活灵活现。

我也听过明朝那些事,可能到了我这个年纪,对这种刻意的搞笑已经没那么喜欢了,但那个书讲的还是不错的。这本书我没有听完,因为我的目的也不是听书,就是当作睡前故事。每次也都是定时一个小时,睡着就睡着了,没睡着再续一个小时,第二天睡觉的时候也不管昨天听到哪睡着的,继续他定时退出的地方听就完了。所以对于明朝这本书,和另外其他一些故事,我是听了,也是没听。

开始听三体的时候也是这样,也不是因为我懒得去找睡着的时间点,而是,我确实不在乎我听到哪了,我听的是什么。再者因为是在考研期间,我也不会讲精力放在这些故事上。即使是听,也是干听——单纯的听,不去思考里面的逻辑,不去记里面的东西。这也是我睡觉听书的根本目的——放空大脑,不再胡思乱想。

考研结束后,我有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故事内容,去体会故事的跌宕起伏。这时我应该是已经囫囵吞枣的快听完第一季了。此时恰又听人说第二季第三季是越来越精彩,所以我决定好好听一下,以后出去也有跟人讨论的资本。

总观

听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总是会惊叹刘慈欣科学方面的理解,我这里并不是说“了解”,而说的是“理解”,这是不一样的。可能在我的潜意识里,搞文学的就是应该对科学一窍不通,就像现在的那些流水线职场偶像剧对真正的职场一窍不通一样,不懂装懂只会引起我的反感。但他这个确实不一样,或许是因为对于科学来说我也是局外人。或许对于真正搞科学甚至只是了解一些专业知识的人来说也很可笑呢。但单从我的角度来说,确实已经很大的超乎我的想象了。就如,我可能听说过弦理论,但我也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他能让这个东西在他小说的世界里出现很多的应用,并且让人觉得可靠,这就像当我刚听说了冯诺依曼体系后,他已经想象出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区别。再如,我知道了光速是很快且不可超越的,而他却由此联想到,光为什么是这么快,有没有可能他只是暂时这么快?——早期宇宙光速无限(文中的一种想象),如果减慢光速会怎么样?甚至能将光速与第三宇宙速度发生联系。甚至由肥皂想到曲率飞船(在此之前我也只是听说曲率飞船,不知道它还和空间扭曲有关系)。给我的感觉就像,你给他了一堆积木,他却能用这堆积木搭建出各种出其不意的东西出来,让你感叹:原理积木还能这么玩。

再者我也很羡慕刘慈欣的表达叙述及描绘能力。我相信我们任何人都有很强大的想象力,我们能想象出各种天马行空的东西,如果单从自己的角度看,我认为我们大部分人能想象的东西绝对比这本书中所描写的更奇幻瑰丽。但一旦我们给别人讲或者写下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完全就是两个东西了。我知道四维空间一定不是书中描绘的那样,我也一直坚信人是不可能想象得出四维空间的。但天马行空的想象总是可以的,我可以想,但我一定描绘不出我想象中的场景。他却能写出来。再者,我是一个表达能力很差的人,我很羡慕他,我到现在对罗辑威胁三体的那段场景记忆尤新,仿佛是亲眼看到的一般。写出来的竟然能有这么强的画面感。

个人认为文章也很受现代科技的局限性。很典型的,即使人类发展了很多年,太空移民已经稀疏平常,甚至造出了光速飞船,更甚都已经过了几百几千亿年,更更甚把地球人当虫子的三体人,更更更甚把三体人都不放在眼里的歌者,这么高超的文明都逃不过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操作对话框。虽然对话框已经不再是实体屏幕了,但它还是对话框,即便有了AI加持,很多操作依然是需要用手点击拖拽的,没记错的话,歌者毁灭地球时也是在一个操作窗口完成的,甚至程心和关一帆所在的小宇宙里,作者还特地介绍说,在这里的任何地方都能调出一个对话框,很奇怪,很出戏。我们现在不都已经有脑机接口问世了吗。

另一个感觉很出戏的是对所有飞船推进器的描写,当然这个就很主观。文中所描写的飞船都离不开大喷口设定,这就像工业时代的人们想象中的二十一世纪离不开大齿轮一样。光速飞船另说,难道世界发展了千亿年还是摆脱不掉使用动量守恒推进吗?

内容

读到思想钢印那部分我就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这玩意,这样我是不是就能统治世界了。我其实一直不太能理解宗教。对我来说,我实在无法想象回族人不吃猪肉。猪肉可是主要肉类来源之一,我之前待的小山村都是养猪吃猪肉的,它们怎么能控制住自己,怎么就能不染朱墨呢。如果不是身边实实在在真有这样的人,我是实在无法想象的。作为从小接收科学教育的我来说,同样无法理解对各种天神的信奉。我无法理解他们能为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还每个月进行斋戒,我更无法想象他们需要每天进行好多次的祷告——毕竟我连一天吃三顿饭的事都觉得烦。我想这应该就是思想钢印吧。我们应该也是被加了一种名为科学的思想钢印,所以对他们再正常不过的行为无法理解。

思想钢印是给人灌输的一种强大信念,例如文中提到,若给人加上“水是有毒的”这种思想钢印,这个人就会坚信水是有毒的,并由此开始惧怕并远离任何有水的东西,进而开始怀疑自己——毕竟人体大部分构成也是水。文中主要用这东西给军队灌输外星战争一定赢的信念,避免消极情绪蔓延。

什么是“思想钢印”

读到罗辑当选面壁者那一块,我也曾想过如果我能当选会是怎样。但我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是我还是知道我有几斤几两的,凭我大脑里的那点知识和想象力,可行性为零。二是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一定会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我。但如果真给我了这个身份,按照书中的设定,这也是摆脱不掉的。毕竟,罗辑最开始也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面壁计划是人类对抗外星人入侵的计划之一,外星人监视着地球人的一举一动,唯有思想无法被监控。所以人类在行为上不能做出任何有效抵御外星入侵的方法。联合国指派的四个人,让他们终其一生想出对抗外星人的方法,想到了就开始冬眠,等外星人来的时候唤醒他们。想对抗计划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动用联合国的任何资源,想做什么都可以,并且不需要解释原因。罗辑也是用这个特权让国家给他找梦中情人。

破壁人是三体外星人对抗面壁计划的方法。在地球上分别找四个人,他们潜伏在四个面壁人身边,使用各种方法得知面壁者的真实计划,然后告诉三体人。

印象比较深的,有个面壁人一直隐藏的很深,即使是他的老婆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非常恩爱,后来要宣告面壁计划失败时,他老婆才站出来说她就是他的破壁人,并且说自己这些年是怎么怎么监控他的,反正监控过程异常艰辛。他也是秘密保守的特别好,几乎就成功了——几乎。

什么是“面壁人”、“破壁人”

面壁者的身份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执剑人也具有相似的权力,但终其一生都只能生活在一个小房间里。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人为其争斗。我想如果面壁者是公开竞标的话,全世界人怕是都会参与进去。

话说回来,我读到这一块的时候有点读爽文的感觉。毕竟这么一个设定,很符合现在的一些霸道总裁、世界主宰的设定。想要什么有什么而不要担心受到惩罚之类的。

对于智子的描写我觉得也是过于受到现实的局限了。听书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名字是“质子”,而后才知道是”智子“。单就我个人的理解,如果真的存在三维向二维展开的话,即使再小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展开也是无限的。文中对此的描写我认为更像是拍扁,即把三维的东西拍的很扁,但本身仍是三维的。很典型的就是智子,文中最开始描述的智子甚至都摆脱不了电路板的设计,它就是将一个质子拍扁一个很大很大的电路板,并在上面雕刻出很复杂的电路——原文好像就是这么描写的。

智子是三体外星人的一种高科技设备,只有质子大小,但可以被精准控制,且其本身移速接近光速。三体人发射了几颗智子到地球上,它有三大作用:

一是为了阻止人类科学的进步,防止在外星舰队来地球之前人类科技水平超过三体人。例如,当人类做原子核撞击实验时,智子就跑到里面干扰实验结果。

二是通信。按照设定,三体事件距离地球好几光年,无法与地球建立直接即时通信。但智子可以,它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在任意远的地方与三体人实时互动。这就意味着三体人可以用它与地球人实时通信。

三是监控,按照设定,智子运行速度极快,且装备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传感器。。。)。所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能通过智子实时传输给三体人。

什么是“智子”

我无法评价程心,她总让人感觉有些妇人之仁,但又可以理解的那种。我很理解她阻止韦德的那个做法,即使把我放在那个位置,我可能也会那样做。但我还是无法理解她第一次作为执剑人的做法,三体人都攻来了,地球都要被抢走了,你这个时候却心软了。但我毕竟不在那个位置,感受不到那种压力,况且,这也只是小说,换句话说,这只是作者自己的意愿。

再说程心,我觉得云天明挺惨的,他送了程心一颗星星(真正的),程心却希望他死,虽然是无意的,并且此时她也不知道这个星星是云天明送的,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云天明当时躺在病床上的绝望。程心一开始并不喜欢他,也不是不喜欢,甚至是没怎么注意过他,所以也谈不上喜不喜欢。但当她知道是他送的星星后,对他的感情立刻发生变化,感觉她仅仅是喜欢送她星星的那个人,至于这个人是谁,无所谓。从后面剧情看,云天明的大脑被三体人复活后,他并没有因为绝望情绪而心生憎恨,一如既往喜欢她。程心后面的表现也并没有让人觉得厌恶,她一直喜欢着云天明。即使是她们到蓝星后的故事中,她不得不和另一个男的共度余生,我也觉得非常可以理解。我在想,或许这才是正常的感情应该有的剧情呢?两个人因为某件事产生了感情,并一直将这份感情延续了下去。所以,针对网上的一些说程心婊的言论,我是不屑的。

一般网上批程心的都是因为她一次毁灭了地球,一次毁灭了太阳系,(还有最后在小宇宙留下小鱼缸,有可能导致宇宙的毁灭),自己乘坐唯一的光速飞船逃离灾难还为自己开脱,加之对云天明感情的变化。她的做法确实又有很大问题,造成了巨大影响。即使文中不断强调,地球与银河系的毁灭的注定的,不可能由她一个人的意愿就决定的。但她还是占很大一部分原因。从我个人理性角度分析其感性性格,我还是认为她的很多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我无法评价她的原因。

第一次是作为执剑人的时候。所谓执剑人,就是一个拥有特殊权利,可以打开某个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毁灭地球和三体星球,进而威胁到三体人的地球人,故对三体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用于阻止他们进攻地球。在三体人眼中,程心并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当三体人知道她继承了罗辑取得执剑人位置之后,立刻就对地球发动进攻。而程心此时却心软没有打开威慑装置——这也是三体人预料之中的。后面就是三体武器进攻了地球,把地球人都赶到一小片地方,造成数以亿计的死亡。

第二次是知道太阳系即将要被毁灭的时候,韦德想制造光速飞船使人们逃离太阳系(后文中提到,在众多的方法中,这是唯一可以摆脱被彻底毁灭的方法)。但有绝对决定权的程心却阻止了该做法,因为该做法有可能会伤害一些居民和军队。(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当时还有很多其他防御计划在进行中)。后来歌者向太阳系丢出了二向箔,毁灭了太阳系。程心却误打误撞得到了唯一的光速飞船跑掉了,成为太阳系仅存的两个人,她还为自己开脱,说如果此时自己也死了,那太阳系的人就少了一半。

第三次并不是明确提到的,而是众多网民的臆想。宇宙因为少了一些物质即将毁灭,少的这些物质正是程心他们所在的小宇宙挖走的(为了让程心在宇宙中活下来,云天明又送了她一个适宜生活的小宇宙,当然,这样的小宇宙还有很多个)。所以要将这些物质返还给大宇宙才行。她们决定放弃小宇宙,但在临走前,程心又在小宇宙中留了一缸鱼,说是要给人类文明留下印记。按照另一个人的设想,宇宙所需要的物质可能要精确到原子。文中并没有交代后续。很多网友按照之前的尿性,就开始推测宇宙可能由此走向毁灭。

程心带来的三次“毁灭”

后记

我并不喜欢看小说,印象中上次完整看完一个小说还是在初中,当时同学有一本讲的网游的小说,我看完了。这么细想下来我好像没看完,我记得当时那本书分三册,我好像之看了第一册。问题不大,反正我不喜欢看,那也是我第一次看的。我觉得很无聊。或者说我是讨厌文字类叙述的东西,一大片一大片的文字看着就烦。听三体也是睡眠需要。两年才听完也足以说明我个人其实仍无所谓这些东西,即使是听到一半让我不听了,我也不会有太大的遗憾感。

至于值不值得看,仁者见仁吧,我已经在找下个听物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不可能是爽文小说。

说起爽文小说,我想起来了,我初中还真完整看过一部小说,那是当时一个同学送我的。是一部霸道总裁文,如果现在让我看,我是一个字都不可能看下去。当时看完还是因为是同学送的,并且当时也并没有现在这样那么极度厌恶这种价值观。这好像才是唯一看完过的一部小说了。

我有考虑听一些英语短文,比如一些英语演讲或者像TED这种,但那种需要集中精神,并且很多时候还听不懂,会使得我更难以入眠,思绪万千。也不能听那些过于高深的名著,会因为内容过于乏味而让我进入胡思乱想状态,无法吸引我的注意力。

所以我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些有价值,又有趣味的读物听听。比如一些经济学小故事、名著小说例如骆驼祥子等等。

Leave a Comment